1964年夏我从广州中山大学毕业时,三个工作志愿都填的是教师。但是领导对我说,北京外文局急需干部,于是我便义无反顾地北上,到了外文局所属外文出版社,成了一名对外宣传编辑。寒去暑往,转眼已35个春秋。
追忆逝去的岁月,我深感党和国家对书刊外宣事业极为重视,不禁感慨良多。像我这样的普通编辑都经常能听到中央有关的指示,有时还能亲聆教诲。哪怕在“文革”非常时期,外文局的外宣工作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也未停顿过。在这块对外书刊宣传阵地上,聚集了一批编译才俊,像我认识的叶君健、萧乾、杨宪益、段连城等。当然还有更多的编译人员辛勤地为国家工作。为了使书稿更符合外国读者需求,他们斟词酌句、绞尽脑汁,由青丝到白头。这里还有一批外国专家与我们朝夕相处。他们为译稿润饰,甚至动手写书撰稿,介绍中国、澄清视听,其作用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我工作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心中感到无比的充实。
外文局已走过50年历程,检视成果,举世瞩目。它出版了大量的外文书刊,发行至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外文图书发行达2亿多册。这里有政治读物和领袖著作,如《毛泽东选集》、《刘少奇文选》、《周恩来文选》和《邓小平文选》;有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四大古典名著以及鲁迅、茅盾、巴金等现代著名作家的力作;有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基本情况的书籍和大量的儿童读物及汉语教材。尤其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外文局所属出版社由原来两家发展到现在的11家,出书的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贴近读者了。如我社出版的“中国经济系列丛书”,被外国读者称赞为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钥匙。
外文局除出版贸易图书外,还负责出版供驻外使领馆等对外宣传使用的非贸易外宣品。针对人权、西藏、台湾等热点问题出版的外宣品,坚持正面宣传,解疑释惑,是让世界人民听到中国声音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1980年起,外文局率先与国外同业开展合作出版和版权贸易业务。我也与几位同事赴日本,参加合作出版《中国陶瓷史》(日文版)等书。迄今,外文局已与国外进行版权贸易共975种。
在外文局工作的漫长岁月里,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编译者朋友。因为外文局懂外文的人多,出版物语种多,加上外国专家也多,我们喜欢称这里为“地球村”。在这里人人都以向全世界准确而及时介绍中国为己任。他们工资待遇不高,但却怀着饱满的热情,朝朝暮暮,殚精竭虑。我为自己是其中一员而自豪。
(作者为外文出版社编审,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之一)